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教程-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2019年8月3日 1.35k 次阅读 0 条评论 1 人点赞

前言

所谓信息化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用作名词,通常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特别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政府、企业或社会)发生转变的过程。例如,“企业信息化”不仅指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应用信息技术,促成企业的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乃至经营战略发生革新或转变。

“信息化”用作形容词时,常指对象或领域因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所达成的新形态或状态。

例如,“信息化社会”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一定程度后达成的社会形态,它包含许多只有在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达成的新特征。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一个历史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改造、支撑人类的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把贯穿于这些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有效、可靠地进行管理,经过符合业务需求的数据处理,形成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融合,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新的经济形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信息化分层

信息化从“小”到“大”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时信息化的基础,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传统产品中越来越多地融合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器件,使产品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智能电视、智能灯具等;另一个含义是产品携带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数字化的,便于被计算机设备识别读取或被信息系统管理,如集成了车载电脑系统的小轿车。
(2)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产制造,优化工作流程,管理客户关系,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涉及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等.
(3)产业信息化。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广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工艺、产品的信息化,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4)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5)社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商务、教育、政务、公共服务、交通、日常生活等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服务,丰富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提升人们生活、互联网金融等是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体现和重要发展方向。

信息化的核心及基本内涵

信息化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时代社会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机签高意种信息系统或软硬件产品(创建信息标准、组织结构等),使国家的绿各实力、一以的政革(表现为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标准、组织结构等),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启示我们: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以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我国大规模开展信息化的工作已经20多年,信息系统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支撑政府行政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生经济发展等各大战略层面的重要支柱。二十多年来,我国陆续建成了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级信息系统,形成了以信息系统为核心支撑的国家信息化运行体系。“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作为新兴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其建设成效又将直接影响我国各大城市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以“金”字冠名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金宏);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5个业务系统建设;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金保、金农、金水、金质5个业务系统建设。
​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出台了一些规范、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用体系模型,其中,1997年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对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议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下图: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关系图:
(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和发展模式,它们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信息网络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逐步实现三网融合,并最终做到三网合一。
(3)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和效益流。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蒙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4)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电信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软件、信息系统开发和电子商务等。从根本上来说,国家信息化只有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综合国力。
(4)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而合理的人才结构更是信息化人才的核心和关键。合理的信息化人才结构要求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还要有精干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法律、法规和情报人才。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温馨提示:欢迎加入软件测试学习交流QQ群:670250199

风里云里,我在这里等你!

文章评论(0)